MENU

合作交流

当前位置: 首页» 合作交流» 科技创新联盟

科技创新联盟

  一、联盟概况

  国家农业基因组科技创新联盟成立于2017年7月,联盟成员由中国农科院、中国科学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等国家级研究院所,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高等院校,十多个省级农科院,先正达公司、大北农集团等农业龙头企业,共100多家单位组成。联盟作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接“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的工作任务,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服务;承担农业部等重大科技计划任务,协同开展农业基因组科技创新;开展农业基因组相关产业发展重大问题调研,提出发展咨询报告;加强农业基因组核心关键技术攻关,提升农业基因组科技创新水平;协调联盟成员间的职能分工,与其它组织、生产部门、检测机构等开展协同创新、成果转化等工作。

  

  二、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探索农业生物组学的创新方法和技术,着力解决农业基因组学发展中全局性重大战略与共性技术难题。与联盟单位协同开展农业基因组科技创新,实现“经验育种”向“精准育种”转变的全链条育种模式。

  

  三、发展目标

  联盟的宗旨是通过重大科研任务集聚全国农业基因组领域科研优势资源和力量,构建统一高效的农业基因组学科技协同创新机制,促进原始创新、协同创新、管理创新和成果转化创新,实现创新驱动农业基因组学发展的战略目标。

  

  四、科技创新成效

  国家农业基因组科技创新联盟围绕农业基因组学科学问题,联合各联盟成员单位,发表影响因子10以上的高水平文章37篇(Nature 3篇,Cell 2篇,Science 1篇),“黄瓜番茄白菜等蔬菜基因组学研究利用国际领先”、“水稻基因组学研究及应用国际领先”等2项成果入选“十三五”十大农业科技标志性成果,基因编辑工具开发和优化相关成果获得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和中国医学重大进展,协同开展了前沿生物组学算法开发、马铃薯二倍体实生籽育种(优薯计划)、茶树基因组、良猪计划、千种入侵生物基因组等联盟重点任务,取得了一系列前沿技术突破和科研进展,支撑了农业科技的发展。

  

  五、工作进展

  (一)科技创新进展情况

  国家农业基因组科技创新联盟积极探索农业生物组学的重要方法和技术,着力解决农业基因组学发展中全局性重大战略与共性技术难题,在农业基因组学领域实现多个重大突破。

  1. 基因组所和中科院遗传所等单位合作,研究揭示了独脚金内酯信号通路中的转录调控网络,对全面解析独脚金内酯调控植物生长发育以及环境适应的分子机制、揭示植物与丛枝真菌共生的机制进而培育高产抗逆、营养高效、抗寄生的作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成果在《自然(Nature)》发表。 利用基因组所和茶叶所合作,利用阮珏团队自主开发的三代测序组装算法WTDBG结合Hi-C等技术,基于组装的高质量基因组,揭示了茶树群体的系统发生关系,描绘了栽培茶树的进化历史,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

  3. 为了加快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基因组所联合云南师范大学等单位发起了“优薯计划”,首次获得了杂合二倍体马铃薯品系RH的全基因组序列,构建了迄今最完整的杂合二倍体马铃薯基因组图谱,成果发表在《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上。

  4. 基因组所联合蔬菜所等单位,通过对黄瓜卷须身份基因的识别与研究,进一步解释了植株株型的调控新机制,成果发表在《自然-植物(Nature Plants)》。

  5. 基因组所联合中科院神经所等单位基于全新一代基因编辑脱靶检测技术“GOTI”,获得了精准的新型基因编辑工具E1-BE3-FNLS,成果发表在《自然-方法(Nature Methods)》。

  6. 基因组所联合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大等单位利用比较基因组学、代谢组学、转录组学和土壤宏基因组学技术,从薇甘菊的光合作用、化感物质、与土壤微生物作用等几方面揭示了其快速生长和环境适应的分子机制,成果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

  (二)支撑产业(区域、行业)发展情况

  1. 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规划建设深圳国际食品谷。协助制定《深圳国际食品谷发展规划2020-2035年》,布局现代种业、智慧农业、食品安全、个性化食品与精准营养等十大科技产业方向,深圳市政府常务会议已审议通过。积极协助深圳市引进华中农业大学深圳营养与健康研究院、河南大学深圳研究院等研究机构,和基因组所共同开展农业基因组学、食品营养组学等合作研究,加快深圳国际食品谷落地。

  2. 协助加强顶层设计和制度保障,支持联盟产业项目建设。协助制订深圳市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推动现代农业先行示范的若干措施、农业食品发展专项资金扶持政策等,引导支持联盟单位快速发展。

  3. 积极对接国家部委、中国农科院、广东省等单位,争取农业、食品科技产业项目落户。已获批国家发改委和农业农村部立项中国农科院农业基因组学研究中心重大建设项目,获批建设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研究生院并已开学招生,广东省政府授牌的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深圳分中心正式启动。

  4. 组织各项会议,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扩大宣传和影响力。组织承办参加2020全国植物生物学大会、2020深圳国际生物/生命健康产业展览会、深圳高交会、深圳冬季茶叶博览会、米袋子菜篮子联合会、数字农业博览会、深圳国际食品谷创新论坛等,对接与山西晋中农高区、南京溧水农高区、湖南常德、青岛、广西百色、云南昭通、新疆喀什等地交流合作,联合广东省科技厅和深圳市科创委组织成立60多人科技特派员开展一人一村精准扶贫。培育孵化一批新型农业企业,壮大联盟产业发展能力。积极培育菜博士、欢乐田园、时尚生态谷都市农业和观光休闲企业,孵化中禾种业、兆农科技、兴旺种业、中农海稻等种业公司,并积极推进一二三产融合。推进成立农业产业投资基金和山西深圳“双谷”科创基金,在农业智能装备、农业物联网、农业媒体、农业供应链和农业生产领域投资孵化农业科技企业30余家。

  (三)机制创新情况

  联盟牵头单位提供组学的技术支撑,成员单位基于“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双赢,共同发展”的方针,发挥各自在科研、产业、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实现大资源、大数据、大科学、大合作、大产业的联动。

  联盟构建了组学平台和大数据共享机制。通过建立农业系统最大的测序平台和计算平台,建设农业基因组数据库和学术交流网站,实现了硬件和组学技术共享,实现了组学大数据共享,大幅度提高了联盟单位研究效率,为精准育种、绿色防控等提供了重要支撑。

  联盟完善了前沿人才的联合引育模式。建立了人才引进和交流平台“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构建了人才联合培养模式,引进和培养了一批适合组学研究的多学科交叉人才。建设了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研究生院,开设系列前沿生物组学课程,实现了高水平农业基因组学青年人才快速联合培养。

  联盟构建了成果共享机制。通过建设合作平台方式,在成员之间建立了成果创新了前沿技术引领的精准扶贫模式:联盟针对传统育种技术的瓶颈问题,联合多家单位,利用基因组技术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果,大力应用于产业发展,在精准脱贫方面率先迈出了步伐,为扶贫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科技管理处更新于2021年3月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