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资讯

汇聚基因组学顶尖力量 共探生命科学前沿 | 第二届全国基因组信息学大会在深召开

2025-03-29 07:10:00来源:

【字体:

  

2025年3月29日,第二届全国基因组信息学大会在深圳开幕,大会为期3天,分为主题报告和专题研讨,内容涵盖基因组前沿技术、基因组大数据与AI分析、基因组进化和应用等多个领域。作为我国基因组信息学领域的高水平交流平台,大会汇聚了基因组信息学领域顶尖专家学者,以及来自全国高校、科研机构、产业界的600余名代表,共同探讨基因组信息学的最新研究进展、技术革新和产业发展趋势。



本次大会由中国生物信息学 基因组信息学专委会主办,中农芯跃(深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承办,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深圳分中心)、GigaScience Press、Genomics, Proteomics & Bioinformatics共同协办。


大会采用“1+3+3”形式,即1场主论坛、3大方向(遗传、信息、交叉)、3大专题分论坛(面对面论坛、人才进阶论坛、基因组信息学前沿论坛)。主论坛聚焦基因组学前沿领域,特邀中国科学院院士康乐、黄三文等院士专家,围绕生物农药创制、植物基因组计划等方面作大会报告。分论坛设有遗传、信息、交叉三大方向,并创新推出“博新面对面”“优青面对面”“一作面对面”等特色活动,为青年学者搭建与资深专家对话的平台,助力青年学者科研职业发展与成果转化。


开幕式上,基因组所(大鹏湾实验室)副所长(主持工作)王桂荣致欢迎辞。他表示,基因组信息学是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驱动力。近年来,基因组所(大鹏湾实验室)在多组学技术、生物育种等关键领域取得多项国际领先成果,农业基因组学等研究领域占据世界前沿,未来将进一步深化基因组信息学领域的研究合作,推动基础研究与产业应用双向赋能。



大鹏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何志梅在致辞中介绍,大鹏新区高度重视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形成了从基础研究到成果转化的产业链布局,建成了以基因组所(大鹏湾实验室)为代表的一批高水平科研平台。未来,新区将通过“一站式”人才服务体系和产学研合作机制,加速创新成果落地。



动物多样性保护与有害动物防控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赵方庆研究员作为大会主席致辞,他指出,基因组信息学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生命科学版图。大会创新设置青年学者交流平台,倡导跨学科协同创新,呼吁打破学科壁垒、促进产学研融合,构建开放共享的数据生态,以基因组解码助力生命科学进步与人类健康事业。



大会邀请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康乐、黄三文,深圳华大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彭欢欢,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师咏勇,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陈洛南,北京寻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杜国辉作主题报告,报告涵盖多组学技术、AI赋能数据分析、单细胞组学、疾病机理等多项前沿课题。


中国科学院院士康乐以《生物农药的创制》为题作大会报告


中国科学院院士、基因组所(大鹏湾实验室)研究员黄三文以《植物星球计划》为题作大会报告


此外,大会还设置了多场专题研讨会,其中,“博新面对面论坛”分设博士、博士后专场与导师宣讲专场,邀请7位2024年国家博新计划获得者分享科研进展与职业发展经验;7个团队现场揽才,展示团队风采。“优青面对面论坛”聚焦青年科研骨干,9位2024年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登台展示研究成果,凸显创新活力。“一作面对面论坛”按遗传、信息、交叉三大研究方向设立分论坛,邀请高水平论文第一作者介绍最新研究进展,推动学术交流与跨领域合作。“基因组信息学前沿论坛”设有基因组前沿技术、大数据与AI分析、进化与应用三个分论坛,探讨最新研究进展和技术革新。“人才进阶论坛”聚焦人才对接,邀请知名学者、专家分享科研经验与职业规划建议,助力青年学者能力提升,为基因组信息学领域培养后备力量。


优青面对面圆桌论坛现场


本届大会不仅加强了学术共同体协作,更推动了学术交流与产业应用的深度融合,为粤港澳大湾区生命科学领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为我国基因组信息学解决关键问题、提升国际竞争力提供了战略支撑。


即日起至3月30日,大会将持续开展多场专题活动,可访问会议官网(https://ngic2025.aconf.cn)获取实时资讯。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