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资讯

基因组所首次聘任“终身研究员”,2名研究员获颁聘书

2021-12-10 06:21:00来源:

【字体:

  

近日,基因组所召开“预聘—长聘”考核工作总结会,总结2021年“预聘-长聘制”实施情况,部署下一阶段工作。会议期间举行了“终身研究员”聘任仪式,为2名终身研究员颁发聘书。这是基因组所自2018年全面实施“预聘-长聘制”以来的首次聘任仪式,是基因组所全面深化现代科研院所改革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标志着基因组所“预聘-长聘制”正式落地。


作为国内农业科研机构率先实施“预聘-长聘制”的研究所,基因组所充分借鉴国内外一流高校、科研机构先进经验,立足发展实际,将“预聘-长聘制”工作与国际化小同行评估、代表性成果评价紧密结合。此次考核聘请了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William J. Lucas教授和中国农业大学巩志忠教授担任考核组组长。评审全过程完全回避所内专家、领导,由考核组组长邀请国内外小同行专家组成考核组。根据参评人所提供的考核报告进行评审,2位组长联名撰写评估报告,提出考核意见,并对中期评估人员提供未来工作建议。


实施“预聘-长聘制”以来,基因组所面向国内外加强人才引进工作,完善人才发展机制,加大培育扶持力度,帮助研究人员快速成长,一批优秀研究人员脱颖而出,充分激发了科研队伍的创新潜力和活力,科研队伍整体水平快速提升。研究所先后引进各类人才80人,其中10人入选国家级人才项目,在杂交马铃薯、组学算法、基因编辑领域取得一系列突破,多项成果入选“‘十三五’农业科技十大标志性成果”“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中国农业科学十大进展”,连续三年自然指数排名全国农业科研院所第一名,为农业前沿和基础研究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围绕“预聘-长聘制”,基因组所全面支持人才快速成长。开展科研自主权改革试点工作,赋予人才充分的人、财、物和技术路线选择自主权,推行全成本核算、包干制等科研经费改革措施。加强平台建设,获批建设国家农业基因组学重大平台、广东省实验室深圳分中心、深圳市基础研究机构,提供一流发展平台和工作条件,为预聘人员提供每年120万元到180万元的稳定经费支持,连续支持5-6年。支持人才快速打造团队,吸引高水平博士来所从事博士后工作,建设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研究生院,与国内外高校广泛联合办学。


目前,基因组所正在不断完善“预聘-长聘制”等人事制度改革,加强人才工作顶层设计与战略规划,不断激发人才队伍创新活力。


Tips:

“预聘-长聘”制度发源于西方的终身教职制(Tenure),后者已有上百年历史,是美国等发达国家最早实行的一种科研人员聘任制度,一般对聘用人员采用5-6年合同,综合评估科研人员的学术表现和学术潜力,从而确定在合同期满是否继续为其提供长聘职位。


2000年,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教育部联合发布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全面推行聘用制”,并提出“建立符合高等学校办学规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用人制度”,重点强调“健全高等学校的分配激励机制”。此后,各高校陆续进行人事制度改革设计。2014年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式批准《清华大学综合改革方案》和《北京大学综合改革方案》全面实施,标志着“两校一市”教育综合改革试点正式启动,清华与北大两所高校开始新一轮以预聘一长聘制为主要内容的人事制度改革。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首次提出“准聘与长聘相结合”的政策导向,自此预聘一长聘制度成为国内各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方向。


2018年1月,基因组所在全国农业科研机构中率先全面实行课题组长“预聘-长聘”制度(Tenure Track),并于2018年8月制定了《预聘-长聘制聘任实施办法》。研究所对预聘人才予以5-6年的稳定支持期,鼓励人才心无旁骛地开展科研。预聘期结束后实行独立严格的国际小同行评价,确保最优秀的人才获得长聘岗位,保持人才队伍合理流动。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