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媒体报道

【晶报】战疫她力量 | 八年潜心研究水稻基因 深圳农业女科研工作者助农抗“疫”

2022-03-07 07:20:00来源: https://appimg.allcitysz.com/template/displayTemplatev1/dist/index.html#/newsDetail/729245?isShare=true

【字体:

  

她选择农业,选择深圳,用年轻的视角、澎湃的热情探寻中国种子、中国粮食、中国饭碗背后的意义,她的生命与事业因执着与热爱绽放出绚丽的色彩,她是当代农业科研工作队伍中重要的“她力量”。深圳暴发疫情以来,她热心公益事业,慰问困难职工,为女性同胞排忧解难。她是广东省三八红旗手康书静,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植物中心助理研究员,3月8日,晶报记者走进康书静的世界,讲述深圳女性科研工作者如何助农抗“疫”,展巾帼风采。


微信图片_20220308153843.jpg


八年扎根田间地头追梦 潜心科研水稻基因

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以下简称“基因组所”),康书静从事水稻分子遗传育种工作,每到水稻播种、收种时节,总能在田间看到她忙碌的身影。她说,“‘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是每个遗传专业科研人员的心愿。”

康书静于2014年入职基因组所,在深圳从事水稻分子遗传育种研究已有8年,她扎根在深圳大鹏,面向我国种业发展的重大需求与核心问题,开展水稻重要基因挖掘和分子育种的工作研究,为提高我国农业的核心竞争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潜心奉献,如今已经成为基因组所科研队伍的骨干力量。


微信图片_20220309101706.jpg

为什么选择农业?康书静的答案是“农业赋予了我生命的基础。”康书静来自农村,父母及祖辈都以务农为生,在父母的影响下,长大后的她也选择从事农业相关的工作,在这份工作中她感受到了研究的快乐。

“我真实感受到了农业在科技的支撑下焕发出的新活力。现代农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科技,而传统的农业栽培、育种等依赖更多的是经验,随着基因组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快速发展,我们有了更多更快更好的技术手段来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农业国际前沿,康书静潜心农业科学研究。康书静告诉记者,肥料的大量使用促进了水稻生产,但同时也造成了能源短缺和水体污染等问题,而她的研究方向正是通过挖掘和克隆水稻营养高效利用的优异基因,解析其生物学功能,理解性状形成的分子机制,进而为水稻分子设计育种提供理论支撑,从而培育出营养高效利用的主栽品种,减少化肥的施用。

8年的潜心研究让康书静收获颇丰,她以共同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一篇,参与论文发表5篇,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深圳市的科研项目5项。同时,为了提高基因编辑的效率和适用范围,康书静及时跟踪国际前沿研究进展,并将这些进展与自己在科研上遇到的实际问题相结合,与课题组成员一起反复讨论、攻关,摸索出了一系列新的试验技术,得到了一大批对于研究水稻营养高效机制和分子育种非常宝贵的植物材料。

热爱公益、热爱生活 为深圳贡献抗疫“她力量”

尽管新冠肺炎疫情的突袭,影响了康书静所在团队的研究节奏。在外地种植和取样的材料,实验所用进口仪器和进口试剂都到位得比较晚,但康书静庆幸拥有基因组所大团队的力量,“好在我们搞研究都有团队,由团队其他成员帮忙管理材料。项目交流也是采用线上沟通的方式。”

除日常的科研工作外,康书静还积极参与到基因组所的防疫工作中,主动留所值班,给隔离人员送餐,积极配合研究所复工复产工作,协助所在中心130多人的日常流调工作排查,进口试剂设备的消毒,相关防疫政策的发布解读,组织核酸检测等。


微信图片_20220308185845.jpg


康书静热心公益、热爱生活的人生态度为她的家人树立了榜样。在疫情形势最严峻的期间,康书静的母亲作为深圳义工,积极报名防疫工作,进行垃圾分类督导以及为长者服务中心做义工。

康书静说,“只要组织需要,我就义无反顾,积极参与防疫工作,与大家同肩硬扛。在社区看到为了抗疫辛苦工作的防疫人员,能感受到他们的辛苦。”

疫情期间,康书静作为妇委会成员,特别关注基因组所女职工的身心健康,通过开展以“关爱妇女健康”的主题活动,为女职工普及宫颈癌与乳腺癌等妇女常见病健康知识,了解妇女常见病治疗的新技术新疗法,提高全所女性的防病意识。在母亲节来临之际,慰问所内生育女职工,为他们送去关心和祝福。有生病住院的女性同胞,她第一时间了解情况,关注她们的身心健康并送去慰问。组织所内女职工的瑜伽活动和舞蹈活动,让女性在工作的同时,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通过活动锻炼身体,愉悦心情。通过点点滴滴的事迹,女职工们把康书静当成知心姐姐一般,遇到困难会愿意与她沟通交流。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