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要闻

关于基因组所2026年部分专业继续接收推免生的通知(第二批) 

2025-09-27 09:57:00

【字体:

  

关于基因组所2026年部分专业继续接收推免生报名的通知(第二批)

各位考生: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2026年部分专业继续接收推免生报名,欢迎各位推免考生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s://yz.chsi.com.cn/tm)进行报考,报考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82101),报考院系:基因组所(022),我所第二批接收推免生的专业和导师信息如下:


序号

接收专业

接收导师

拟招收人数

1

07101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李素华

1

2

095131-农艺与种业

阮珏

1

3

095131-农艺与种业

赵程

1

4

095131-农艺与种业

汪鸿儒

1

5

095133-畜牧

唐中林

1


联 系 人:朱老师

联系电话:18810442925

联系邮箱:szgs@caas.cn

联系地址:广东省深圳市大鹏新区布新路97号中国农科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


附件

招生导师简介


李素华 研究员

清华大学 博士

科研方向:长期从事植物激素和次生代谢物研究。本课题组利用所在“优薯计划”团队种质资源,通过基因组学和代谢组学分析,并结合分子生物学、遗传学手段,研究植物激素对马铃薯等次生代谢产物的调控,进而影响植物与害虫的互作,以及与微生物互作的分子机理。在Nature, Molecular Plant, PLoS Biology, Plant Physiology等杂志发表SCI论文10余篇。

邮箱:lisuhua01@caas.cn


阮珏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 博士

科研方向:基因组学与生物信息学。长期专注于基因组组装问题,主导开发的三代测序数据组装与序列比对算法SMARTdenovo、wtdbg和bsalign,突破了三代数据组装速度落后于测序速度的领域难题,成为三代测序组装的主流算法。以第一/通讯作者(含并列)在Nature、Cell、Nature Methods、Nature Genetics、National Science Review、Nature Communications等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所有论文累计被引4万余次(Scopus)。

邮箱:ruanjue@caas.cn


赵程 研究员

美国德州农工大学 博士

科研方向:人工智能与代谢网络建模。(1)模型和数据驱动的代谢工程设计,以基因组规模的代谢网络模型模拟植物代谢过程,设计天然产物的代谢途径;(2)开发蛋白质、小分子、核酸的大语言模型。科研成就:在Nature communications、ACS Synthetic Biology、Green Chemistry等科学期刊发表多篇论文,授权多项专利和软件著作权。邮箱:zhaocheng01@caas.cn


汪鸿儒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博士

科研方向:演化遗传学。长期关注进化遗传学理论和方法,以稻属等不同生物系统,开展实证性研究。主要研究兴趣是基于进化生物学视角,结合群体遗传学、基因组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手段,解析重要性状自然变异的遗传基础,并揭示相关适应性机制;解析群体基因组的变异模式,重点关注杂交与基因渐渗在物种形成及动植物驯化过程中的作用;解析稻属杂种不亲和的基因组位点,研究物种形成的分子与遗传机制。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篇,被引用4800余次,个人H-index为26。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Nature、Science Advances、Plant Cell、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等杂志发表多篇研究论文。多次受邀担任Nature、Nature Genetics、Science Advances、MBE、Plant Journal和PBJ等期刊审稿人,担任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期刊青年编委。

邮箱:wanghongru@caas.cn


唐中林 研究员

华中农业大学 博士

科研方向:猪基因组设计育种。综合利用基因组、单细胞转录组、单细胞表观组、空间转录组等多种组学和基因编辑技术,结合分子、细胞等研究手段,解析猪产肉和饲料利用效率等重要经济性状形成的分子机制;通过基因组选择和基因编辑开展猪等动物的分子设计育种。科研成就:主持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区域创新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及中国农业科学院重大科技任务等项目20 余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iMeta、Genome Biology、Advanced Science、Nucleic Acids Research、Gut Microbes和Genomics, Proteomics & Bioinformatics等刊物发表SCI论文100余篇,以主编或副主编出版专著 4 部,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41项,软件著作权23项,国际发明专利1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神农中华农业科技一等奖、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奖、中国发明专利银奖、中国发明专利优秀奖等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励 20 项。

邮箱:tangzhonglin@caas.cn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