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科研队伍

当前位置: 首页» 科研队伍» 两院院士

Bill S.Hansson

个人简介

比尔·汉森(Bill S. Hansson)教授是国际著名进化神经行为学家和化学生态学专家,基因组所聘任外国专家。曾任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学会副主席、马普化学生态学研究所所长、进化神经行为学系主任。长期从事昆虫-昆虫以及昆虫-植物相互作用过程中的神经行为学机制研究,以蝗虫、果蝇、烟草天蛾等昆虫为模型,通过研究嗅觉刺激是如何被昆虫神经系统感知和传递、昆虫的大脑又是如何处理外周传入的嗅觉信息并最终指导行为的变化等问题,解析了昆虫嗅觉行为的神经机制和进化关系。以通讯作者身份在Science,Nature,Cell等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总被引次数超过30,000次。Bill S. Hansson教授曾获得多个学术荣誉和奖项,先后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德国科学院院士、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瑞典皇家农林学院院士、芬兰科学与文学学院院士、英国皇家昆虫学学会荣誉会员、非洲科学院院士等。

Bill S. Hansson教授开创了许多神经科学研究的问题和技术方法,特别是在昆虫—昆虫及昆虫—植物间的神经生物学和化学联系等方面的研究;1992年,Bill S. Hansson 教授首次揭示嗅觉小球是初级神经系统神经反应的功能单位,从而奠定了昆虫嗅觉—神经系统相互作用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了嗅小球在信息输入和输出过程中的关键作用;首次尝试将化学分析和嗅觉电生理实验相结合的实验方法,揭示了针对昆虫性别和孵化地点差异的欺骗性授粉系统的分子机制;发现了果蝇可以检测到天敌—寄生蜂的特殊嗅觉信号;2008年,揭示果蝇嗅觉共同受体(Orco)的功能及其作用;2020年,开发Drosophila sechellia作为神经遗传学研究的模型,并且确定了D. sechellia对诺丽果气味极端敏感的分子决定因素,描述了物种之间行为差异的分子、生理及解剖学特征。其学术观点和研究成果广受同行认可和赞誉,并于2000年获得化学通讯JM Delwart奖、2009年获得Letterstedt奖、2020年获得ICIPE成就奖、2021年获得瑞典皇家农林科学院金质奖章、2024年获得瑞典农业科学大学大奖章、2025年获得国际化学生态学会银质奖章。

Bill S. Hansson 教授在瑞典隆德大学讲授博士生课程《感官生态学( course in Sensory Ecology)》,在瑞典农业科学大学安纳普(Alnarp)分校讲授博士生课程《化学生态学(Chemical Ecology)》等核心课程,为学术界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

科研合作方面,Bill S. Hansson教授累计参与了37项科研项目,这些项目得到了包括欧洲联盟框架课题、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美国农业部等在内的多方资金支持,总计科研经费超过1.5亿欧元。

与中国合作方面,Bill S. Hansson教授于2022年,受聘为海南大学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2023年,担任南京农业大学名誉教授;2025年,他到访中国农业科学院,受聘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外国专家,持续推动双方在农业害虫防治、昆虫化学感受等领域的科研合作与人才培养。


教育经历

1988.10    博士,生态学,隆德大学

1982.05    理学学士,生物学,隆德大学


工作经历

2021.05—今   瑞典农业科学大学客座教授

2014.06—2020.06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学会副主席

2011.01—2014.06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化学生态学研究所所长

2006.04—2011.01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化学生态学研究所进化神经行为学系主任

2006.04—2016.06  瑞典农业科学大学客座教授、科学带头人

2001年3月至2006年1月,瑞典农业科学大学教授兼化学生态学系主任


代表性成果、主要成就

主要成果:

Jiang XC, Dimitriou E, Grabe V, Sun R, Chang HT, Zhang YF, Gershenzon J, Rybak J, Hansson BS*, Sachse S*. 2024. Ring-shaped odor coding in the antennal lobe of migratory locusts. Cell 187: 3973-3991.

Chang HT, Cassau S, Krieger J, Guo XJ, Knaden M, Kang L, Hansson BS*. 2023. A chemical defense deters cannibalism in migratory locusts. Science 380:537-543.

Stensmyr M, Dweck HK, Farhan A, Ibba I, Strutz A, Mukunda L, Linz J, Grabe V, Steck K, Lavista-Llanos S, Wicher D, Sachse S, Knaden M, Becher PG, Seki Y, Hansson BS*. 2012. A conserved dedicated olfactory circuit for detecting harmful microbes in Drosophila. Cell 151:1345-1357.

Hansson BS*, Ljungberg H, Hallberg E, Lofstedt C. 1992. Functional specialization of olfactory glomeruli in a moth. Science 256 (5061): 1313-1315.

Stensmyr MC, Urru I, Collu I, Celander M, Hansson BS*, Angioy AM. 2002. Pollination: Rotting smell of dead-horse arum florets, Nature 420 (6916): 625-626.

Wicher D, Schäfer R, Bauernfeind R, Stensmyr MC, Heller R, Heinemann SH, Hansson BS*. 2008. Drosophila odorant receptors are both ligand-gated and cyclic nucleotide-activated cation channels. Nature 452:1007-101


主要专利:

Wicher D, Hansson BS. 2008. A test system for detecting intracellular cyclic nucleotide level and methods and uses thereof. Europäische Patentanmeldung EP 08 007 140.0


更新于2025年9月

返回列表页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