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资讯

国产“猪芯片”天鹏香芯V2—产量品质协同改良版发布

2025-04-22 05:50:00来源:

【字体: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李奎教授团队联合华中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江西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等单位,成功研制出75K“天鹏香芯—产量品质协同改良版”液相基因芯片。该研发项目获得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生猪高产优质高效性状形成的分子调控网络”的资助。


天鹏香芯V2(75K液相基因芯片)在天鹏香芯V1(第一代猪基因组70K液相芯片)的基础上,增添了项目研发验证的猪产量和品质相关关键基因和功能突变位点,删除了原芯片中存在捕获特异性不足、分型准确性偏低、检出率不达标及最小等位基因频率过低等问题的位点,确保芯片设计科学、信息价值高,该芯片配置了新一代基因组选择算法,适用于产量与品质性状协同改良,瘦肉型种猪的肉质选育等。


目前,该芯片已在多家生猪育种企业推广应用,成功实现产量与品质的协同提升。该芯片已在合作企业核心群体中开展持续选育,品质和产量性状持续提升。该芯片作为核心成果之一荣获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科学研究类一等奖等重要奖项。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生猪高产优质高效性状形成的分子调控网络”利用研发团队数万头独特试验群体,以及大量表型和环境因子数据,从遗传变异、环境适应性和分子网络三个层面解析猪产肉量、肌内脂肪含量、饲料转化效率、产仔数等复杂性状形成的分子调控机制,明确多种遗传因子互作、环境和基因互作在性状形成中的调控作用。项目共设猪高产优质高效性状智能表型组解析及关键基因和变异筛选、猪高产优质高效性状形成的调控网络及多基因互作机制、猪高产优质高效性状形成的环境和基因互作机制、产量和品质优异基因聚合、创制及遗传效应验证等4个课题。项目成功构建了品质产量性状形成的调控网络,系统挖掘并鉴定了一批与猪高产优质性状密切相关的关键基因和功能突变位点。例如,在高产性状方面,发现BMP2H19等基因及其调控区的变异,明确其通过调控增强子活性影响眼肌面积和背膘厚等生长性状。在品质性状方面,鉴定出与多不饱和脂肪酸组成相关的大效应位点。鉴定出ZBED6等多个一因多效关键枢纽基因,能够协同调控瘦肉率、剪切力及脂肪酸组成等多个性状。一些基因和位点对部分品质和产量性状的贡献超过10%。这些新基因和新位点的发掘和应用,为猪复杂性状的协同改良提供了重要分子基础。



扩展阅读:国产“猪芯片”研发成功,助力生猪育种发展

TOP TOP